1.
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下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 )
(
4分)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B. 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 |
C. 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 | D. 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
2.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 ) (4分)
3. “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 (4分)
A. 分散宰相权力 | B. 加强皇权 |
C. 加强军事实力 | D. 增加财政收入 |
4. 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4分)
5. 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 ) (4分)
A. 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 B. 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
C. 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 D. 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 |
6.
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下面两幅图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
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
4分)
7. 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 ) (4分)
A. 是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 | B. 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书记 |
C.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 D. 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 |
8.
“走向世界丛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版,所收著作记录了近代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如容闳的《西学东渐记》、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等,反响极大。该丛书的出版( )
①展现了近代国人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历程
②改变了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局面
③为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提供了历史借鉴
④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
(
4分)
9. 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 )
①资本市场的发展 ②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④海外殖民掠夺 (4分)
10.
下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四个国家,对其历史上发生的改革描述正确的是( )
(
4分)
A. 16世纪前期在①进行的改革,削弱了教会权力,实现了国家统一 |
B. 19世纪初在②进行的改革,推翻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 C. 19世纪中后期在③进行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D. 20世纪前期在④进行的改革,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
11. 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时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这一制度是( ) (4分)
12.
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③联合国成立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
4分)